绵州史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油青林

青林口高抬戏是江油市青林口古镇广为流传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青林口高抬戏源于汉代百戏,定型于明清时期,由闽粤地区移民从岭南带入江油。最初是由先民们抬着神像和崇拜的图腾上街巡游、祈福祛灾、保佑平安的形式演化而来。

青林口高抬戏表演形式独特。每台戏根据剧情由数名孩童装扮成戏剧人物形象,被道具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进行表演。在表演的时候,需要特制“桩子”,用于绑扎固定人物,扎台则是用于人工捧抬所需。所表演的戏文都是观众熟知的川剧折子戏。表演时,艺人们巧设机关将剧中人物“悬于空中”,造成角色与角色之间若即如离的感觉,尤其是在造型上,利用演员的服装道具将“金属骨架”巧妙地隐于“人物”之中,使人感觉上方“人物”似乎悬在空中,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高抬戏把戏剧造型与民间绑扎工艺巧妙的结合,既调动了民间艺人的才艺,也提高了传统戏剧的观赏性和趣味性。正因为其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和艺人的创新精神,才使这门古老的汉族民俗艺术保持着长久的艺术魅力。

年10月5日在广州番禺举办了中国首届民间飘色(抬阁)艺术节,青林口高抬戏作为四川省的唯一组团代表参加了艺术节表演。参展的“穆柯寨”、“白蛇传”结合了川剧变脸、吐火绝技并以其构思巧妙、表演精湛荣获了第八届民间文艺山花奖。山花奖是我国民间艺术最高奖项,与戏曲梅花奖、电影百花奖齐名。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为何复发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ouzx.com/lkxfc/60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