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稼地里,他卷裤腿,赤泥脚,与农民相差无几;在实验棚里,他潜心钻研,技高一筹,与专家不分高低,村民称呼他为兄弟。他就是古城镇四间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郑春涛。
让挂职变任职
“不但要实挂,还要把挂职看作任职,把村民的利益放在心上,这样才能不虚此行。”郑春涛在挂职日志中如是说道。
上任之初,村“两委”班子会议上,郑春涛的话掷地有声:“不建设一个美丽的四间房,不闯出一条带民致富的好路子,我就不是个好班长”。当时正逢县发改局有一批乡路项目,郑春涛多次到发改局阐述这个项目对四间房村发展的重要性,最终争取到了移民项目资金56.6万元。年8月,这个乡路项目作为郑春涛的见面礼落户在基础薄弱的四间房村。同时,针对春天稻田无水,无法插秧的情况,他又协调资金6万元对15公里的水渠进行清淤,保障了生产用水,使去年的水稻产量比往年增产了15%。
与农民真诚交心
“与农民交心,才能使我们干部的日常工作做出实效。”这是郑春涛在支部会议上常说的一句话。有些村民由于地块多,活干不过来,郑春涛就组织党员积极帮扶弱势群体,帮助联系雇工;有些村民因资金周转不开,郑春涛主动帮助协调贷款,把自家的积蓄拿出来帮助村民支付雇工费等开销……什么地方任务艰巨,哪里就有郑春涛出现。
姚学年是村里的贫困户,没有经济来源,常年住在低矮阴暗潮湿的破房子里。郑春涛想方设法筹措了砖、瓦、木料、水泥等物资,发动村里的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义务帮助姚学年建房子。姚学年含着热泪频频向大家伙鞠躬,说这辈子都没成想能住上个好房子。这样的事例只是郑春涛心系村民的一个缩影。
使乡村更美更靓
自从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以来,郑春涛根据县委关于帮扶整顿工作意见,制定了《四间房村三年发展规划》。郑春涛还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先从改变办公面貌做起,重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变了“破大家”的形象。针对暴雨这后上地道路损毁严重的情况,他又筹措资金12万元,高标准修建出村桥涵一座,过水路面一处,极大地方便了村民上地出行。在郑春涛的带下村里还开展了垃圾清理等村容村貌整治行动,有效改变了四间房村“脏、乱、差”的状况。
两年的辛勤工作,让郑春涛深深地爱上了四间房村的山、四间房村水。打造“山城名村”这一梦想,在他心中渐渐明晰起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四间房村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震撼出场、夺人眼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