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村饭碗就端在咱手里

高粱被收割机片片收割,米粒被装车运走;谷子正在场院中晾晒;种植的刺五加、五味子、人参等药材已然落叶,进入休眠期……日前,恒山区红旗乡胜利村秋收的场景处处可见,农民紧张地收获着,确保颗粒归仓。

“我现在正在地头儿,领着虎林收购高粱的朋友过来看看……”胜利村村委会主任杨德进一边联系着买家,一边介绍着。“我们现在已经联系妥了鸡东酒厂、林口酒厂收购我们的高粱,寻思着再联系一家,确保来年扩大种植面积的销路。”胜利村去年利用村里集体耕地试种了50亩高粱,收入元。看到收成好,农民心思活络了,今年春,村里组织农民前往吉林公主岭农科所购买了品种纯、产量高的高粱原种子,种植了亩。“联系妥了买家,回款打到一个账户,记好自家的数,等着分钱就成了。”杨德进的提议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

红旗乡抓住南药北移这一有利时机,去年11月,由乡农技推广站带领胜利村村干部和农民到大庆的银浪农场五连和大同区双榆树乡太平山村考察北药种植。考察后的胜利村村干部和村民对北药很感兴趣,着重对种植、管理和经济效益都进行了考察。姚金忠种植了白癣皮、刺五加、苍术,柴喜贵种植了玉竹、赤芍、白癣皮、五味子。“药材的生长期多为4年,秋季,北药都已经落叶、枯黄了,等待来年继续生长。”柴喜贵说。

今年,胜利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实现了“种得好”也“卖得好”:角瓜种植多亩、红小豆多亩、粘玉米多亩、高粱多亩、小麦多亩、谷子多亩、北药79亩。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的讲话精神,给咱们农民吃了‘定心丸’。习近平总书记心怀农民,重视农业,更给我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更会铭记指导,坚定不移继续振兴农业,把饭碗端在咱手里。”对于农业未来,杨德进充满着信心。

鸡西日报记者于敬文

本期编辑:周洪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ouzx.com/lkxxw/127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