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林口县以ldquo三力rd

点击上方“雪城先锋”,了解更多精彩

林口县积极探索壮大经济、强村富民的发展道路,推动全县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87%,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建强队伍,提升带头实力。一是选优配强带头队伍。积极招引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优秀人才返乡创业,组织引导优秀人才参与村“两委”工作。在年村“两委”换届中,将35名素质好、业绩突出、群众基础好、乡镇(街道)党(工)委认可的“低学历”“超年龄”人员破格确定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人选。选举产生的村党组织书记同上届相比,大专以上学历增加7人,平均年龄下降2岁,在学历、年龄结构上实现了“一升一降”。

二是教育提升带头本领。将村“两委”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全县主体班次培训范畴,依托县委党校开设专题班次,组织党校、纪检委、司法局、农业农村局等多家单位的业务骨干及专家学者,围绕党的最新理论、党风廉政建设、民事纠纷调解、农业技术指导、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分领域进行专题授课,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至少轮训一遍,切实提高带头推进农业农村振兴发展的专业能力。三是激励形成带头自觉。按照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好、带头致富强、带领致富强、服务能力强的“两好三强”标准,对“村书记”进行考察评选。按照产业标准命名了“粉条书记”、“沙棘书记”、“大鹅书记”等20名产业发展带头人型的村书记。通过公开考录、换届选举等方式,将一批优秀村书记吸收进乡镇公务员队伍,其中4人被提拔到乡镇领导岗位,进一步激发了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动力。

盘活资源,激发内在动力。一是抓好账外地发包,推动村集体有效增收。紧紧抓住向土地要效益这一关键,指导镇村制定账外地发包方案和收益使用管理办法,把账外“多”出的土地,经民事民决确定收费标准,签订发包收费协议。将荒山、林地等收入归为村集体所有,做到应收尽收、只增不减。截至年底,全县账外地发包收费万元,已全部消除5万元以下低收入村。二是化解债权债务,推动村集体潜在增收。建立两表一库(村情一览表、村级资产负债明细表和村级基本信息库),完成债权债务核查,制定化解方案和推进台账,明确将账外地收费的20%用于偿还债务,同时,采取现金偿还、资产偿还、分红偿还、列入失信黑名单、依法清收等方式,对债权债务进行有效化解。年回收债权7笔,增收48万元。三是挖掘产业项目,推动村集体持续增收。建立“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项目招商库”动态更新机制,年底组织个村党组织全面梳理排查年项目,及时遴选入库年项目,11个镇涉及52个产业项目,同比年增加49%,项目类型实现多样化,涉及生产经营类、乡村旅游类、资源开发类、服务创收类、盘活资产类等。经分析研判,按20%比例达成招商投产,可为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

抓住扶持政策,用好杠杆助力。一是严把资格条件关。紧跟中央及省市惠农政策,抓住上级下拨壮大村级集体专项扶持资金有利契机,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对申报村及项目进行把关,采取压实责任、项目论证、规范申报、制定方案、跟踪督导等有效办法,确保将扶持资金用到实处。二是推动效益模式多元化。探索创新多样化的效益模式,进一步拓展村级发展空间,力求长期回报。注重以发展种养殖专业合作、农产品加工生产等产业模式来增收效益;选择优越地理位置以购买门市房的形式每年获得租赁收益;鼓励村集体充分利用土地、闲置厂房等集体资产,以入股分红的形式实现固定收益。三是实现“输血”效能化。年以来,陆续投建的31个中央扶持资金项目已全部投产达效,截至年底完成收益87.6万元。年,新增13个中央扶持资金项目,主要以投资种养殖项目、入股农机合作社等形式实现入股分红,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44万元。

来源:林口县委组织部

雪城先锋记得点击“在看”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ouzx.com/lkxxw/138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