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成立雨花齋免費素食餐廳佛曆年農曆7/17日(.08.30)生命電視台:海濤法師中華僧伽醫療基金會:會宗長老山東省:慧明法師長老尼中華世界佛教全民念佛會理事長:蔡鴻祺居士一同在林口體育館成立:台灣雨花齋免費素食餐廳
海濤法師與蔡鴻祺居士一起成立台灣雨花齋。捐台灣雨花齋籌備會:海濤法師台幣:元會宗長老:元
免費素食餐廳。沒有功德箱~籌備中第一家在台北。未來台中。高雄。花蓮。陸續成立中
歡迎加入志工。厨師。執行長。總幹事。祕書長。招待組。結緣品組。
發起人:蔡鴻祺師兄(lineiD及電話號碼)。
(年關於雨花齋介紹)
免費素食餐廳「雨花齋」已讓70萬人次吃上免費素食
年,建德開了一家免費的素食餐廳「雨花齋」,近3年來,已經遍佈全國10多個城市,每家店之間並沒有組織關係、沒有規章制度、沒有交易,更沒有經濟利益,完全憑著各地愛心人士的善心自發形成。就這樣,更多的善心把「免費」持續了3年,其中,沒有任何一家店因為資金或人手問題而停止營業,反而把善念傳達給了更多人,據悉,全國已有70多萬人次享受到了這份免費的素食。
建德開出首家「雨花齋」,各地愛心人士慕名前來全國第一家免費素食餐廳「雨花齋」,
位於中國建德新安江文化廣場的電影大廈16樓,年9月12日中秋節正式營業。有60多個座位,桌椅風格古樸,早中晚三餐提供免費素食,菜色有豌豆、菌菇、青菜、豆腐、茄子等。每天中午,約有70人來用餐。
周圍社區較多,客人中有近9成是住在附近的老人和環衛工人。作為全國第一家免費素食餐廳,「雨花齋」接待過來自全國的素食愛好者,很多愛心人士更是慕名前來交流和學習,並把「免費素食餐廳」的善念從建德帶到了全國10多座城市。
「雨花齋」的發起人,是建德廣安禪寺的前住持文全長老。十幾年前,文全長老就有開免費素食店的打算,起因是看到眾多社會問題。他覺得社會上的「買賣」無處不在,連親情也被「交易」捆綁,家長跟孩子談「交易」,成績好就多給一些壓歲錢,在他看來也是一種交易。各種交易產生的「拜金主義」,讓人類忽略精神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文全長老看到殺戮導致環境的惡化,所以一直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做些「彌補」。身處禪寺修行的他只能通過周圍的弟子和信眾把這個想法傳開,但沒有執行力,很難實現。
年8月,年過八旬的文全長老,拿出一生的積蓄5萬多元,讓弟子一定要把免費素食餐廳落實下來,推廣「拒絕殺戮、素食健康」理念的同時,幫助相對弱勢群體吃上免費又健康的飯菜。
弟子大行法師通過仲介,看好一套不到平方米的店舖,9萬一年的租費。弟子們準備去仲介付錢的前一晚,長老的一位信眾,從外地回建德看望長老,得知要開這麼一家素食餐館,立即提出願意免費拿市區一套房子開餐館。當晚,這位愛心人士就把弟子們帶到市區文化廣場,解決了餐廳的場地問題。準備材料、招攬志願只花了一個月,年中秋節免費餐廳就開始營業,長老為之取名為「雨花齋」。
「雨花齋」開辦後,長老常會到這家店裡坐坐,每當看見用餐者開心的神情,他就覺得很滿足。有人問過長老開辦這家店圖什麼,長老擺擺手說:「要以無所得的心去做,做了就好,吃了就好。「雨花齋」能開多久,他沒想過,只說隨緣。
「雨花齋」開辦的第二年,文全長老離世,但「雨花齋」被廣泛傳播,之後的時間裡,德清、鹽城、北京、上海、汕頭、樂山、常州等10多個城市紛紛有志願者開起免費素食餐廳,都取名為「雨花齋」,杭州的「雨花齋」也是如此。「雨花齋」負責人來自各行各業都是素食主義者儘管每座城市的「雨花齋」沒有組織關係,負責人來自各行各業,但他們都曾去過建德的這家「雨花齋」學習雨花精神,而且他們都是素食主義者,其中不少人做過義工。
江蘇鹽城「雨花齋」的負責人是一家工廠廠長,姓孫,46歲,之前因為經常晚睡,愛吃葷菜,有了「三高」。六年前,考慮到健康,孫廠長改吃素食。
北京「雨花齋」的負責人心語,之前從事房地產策劃,是傳統文化協會的義工。山東青島「雨花齋」的負責人高松在青島慈善總會愛基會做過7年的義工,從事國際快遞行業。
鹽城「雨花齋」的場地,是孫廠長的一間閒置的商舖,50平方米,買時花了70萬元。
青島「雨花齋」場地的由來,跟建德「雨花齋」有幾分相似。負責人高松說,一次在朋友的飯局上,他說起自己想開素食店,一位姓王的朋友當即免費讓出了位於市區中心地段的一間店面,佔地60平方米,有30個座位。王先生之前一直在做肉類餐飲店,他說想給自己一個機會「放生」。
杭州「雨花齋」的來歷也是如此,位址選在好運路上,0平方米,其中平方米是廚房。
負責人之一石女士有位做餐飲承包商的朋友,姓郭,年起把這家店租下來,置辦了配套裝修和設備,做一家上市公司的食堂後勤承包點。
年,郭先生接觸到《弟子規》,領悟到「錢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也更加懂得了「惜物」,決定珍惜資源,改食素食。去年,他得知石女士想開這麼一家素食餐廳,就二話沒說,把價值近百萬元的配套裝修和設備等都送給了杭州「雨花齋」。北京和溫州的「雨花齋」和社區合作,由社區免費提供場地,溫州「雨花齋」是從社區的自行車棚改造而來,北京「雨花齋」用的是閒置的地下室。
志願者每天來幫忙,好心人長期提供蔬菜幾乎所有負責人說,「雨花齋」是一個家,大家都是家人,也歡迎所有人來家裡吃飯。令志願者們最感動的,每天都有人加入這個大家庭,大家一起撐住了這個「家」。鹽城「雨花齋」,幾乎每天都有人來餐廳捐助,而且志願者免費來幫忙。一位從事大棚種植的范先生,無償提供了餐廳所需的全部青菜,並且承諾無論鹽城這家「雨花齋」開多久,他都會負擔起所有的蔬菜。還有愛心人士,專門從批發市場購買成包的土豆、萵苣、藕、包菜、生薑等送到餐廳。
「開業一年來,光現金捐助就有近23萬元,大米3萬元,食用油0元,蔬菜類就沒法算了……」孫廠長說。還有位拾荒的朱大伯,雖然自己每天靠撿垃圾過活,每月都會送多斤大米到餐廳,朱大伯說自己有力氣,還有更多比他困難的人需要幫助。
溫州「雨花齋」開業的第一天,志願者們收到了蒲鞋市社區老人送來的多元愛心款,社區還有一位獨居老人把自家冰箱的菜全都搬到店裡,老人說:「你們做這麼好的事,我一定要來支持。」北京下月開分店,杭州市區將開4家。
年,建德「雨花齋」已掛靠在市文化局下,成為正式公益組織,年國家加快「政社分開」後,放寬了民辦非企業的註冊,為了爭取更多愛心企業通過合法途徑捐贈,目前各地的「雨花齋」都在積極註冊。
除此之外,也都在想辦法把店面擴大。北京「雨花齋」考慮到老人行動不便,來趟餐廳不容易,於是有了開第二家的打算,場地選在附近社區,房地產商聽說他們要開免費素食店,原本60萬一年的房租給「雨花齋」打了對折,預計下個月第二家店就會開張。
杭州「雨花齋」考慮到場地中廚房的面積很大,他們計畫把這家「雨花齋」打造為「中央廚房」,即素食的加工配送中心,未來想在市區建4家無廚房的免費餐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