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县接官亭镇的林口村,是一个偏远的贫困村,那里交通不便、山大沟深、生活艰苦、信息闭塞。住在那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连日常所用的生活用品,也要等到略阳县接官亭镇、宁强县二里坝逢集时,步行几十里山间小路,到那里去购买。贫瘠的山坡地上生产出的粮食,维持不了一家人全年的生活,冬春季节的救济,已经成为常态。走出去,成为那时林口人的梦想!
(农家)
时过境迁。时隔二十年后,当我再一次来到这里时,发现这里的山虽然还是那些山、这里的水还是那条河的水,但是,形势的发展,理念的转变,已使这些昔日的自然劣势,一下子转变为一种优势,引得人们趋之若鹜。它就像一名长时间深藏在闺中的美丽姑娘,一旦登台亮相,立刻倾倒全场。它就像一件历经风雨沧桑,但又没有受到任何损伤的艺术品,在这个世界上已经难找。
(村委会所在地)
林口村因为地理位置偏僻,这里的自然生态没有遭受到破坏,再加之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森林覆盖率很高,放眼望去,满眼苍绿;行走期间,林涛入耳;奇草异花,数不胜数;山珍特产,没有污染;原生态成为这里一大品牌。
(幽静的山涧)
(奇花异草)
(农家储存的粮食)
这里的山不仅好,水更美!林口村村主任说:从林口龙洞中流出的水,分别滋养了略阳、宁强两县周边群众。经检测,这里的水质,水质比经过加工的纯净水还洁净。它不仅适宜人畜饮用,还适宜娃娃鱼生长。这里已被略阳县列为城市供水水源保护地。
(积水潭)
(洞中瀑布)
(峡中激流)
(奔腾的溪流)
(娃娃鱼养殖场)
林口地处略阳县与宁强县交界处。据陕西理工学院梁中效教授考证,从略阳县接官亭镇去宁强县大安镇,并途经林口的这条道路,也是一条出陕入川的古栈道,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知有多少有多少名士豪杰和金戈铁马从这里匆匆走过,去施展他们心中伟大的理想。
为了生活,山民们奔波踩踏出来的羊肠小道,已经被水泥公路替代,如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可以开着车随意到达四周的乡镇。途经林口的略阳县接官亭镇至城关镇荷叶坝夹门子沟口的道路,已成为略阳县城的绕城环线道路,更是旅行者和健步走者组织活动的首选路线。途经林口的略阳县接官亭镇至宁强县大安镇的县道,将略阳县去宁强县的里程缩短了一半。林口,已经不再行路难了!
(略阳县与宁强县的界桩)
(通往宁强县的乡村道路)
(枫叶)
(石上奇松)
(海眼石)
如今的林口,经过村组调整,又合并了其他村,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大村。辖区内历史悠久的塔坡寺,已经成为旅游者的想往之地。除地上植物外,在这里的地下还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发展种养业后,逐渐富了起来。居住在山上的村民开始移民搬迁。林口村正在日新月异的改变。
(移民搬迁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