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高龄化社会的来临,有关高龄者的居住及照护问题已迫在眉睫。仅提供食宿的敬老院和福利院早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如何建构一个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和医疗空间的全面、完善、多元化养老机构,是现今我们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该文通过对台湾多所综合性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调研、资料搜集、深入访谈、平面图绘制,总结机构养老中功能空间的使用方法,为大陆建设综合性机构养老提供借鉴和参考。
年10月台湾相关部门统计处的最新数据显示(图1),台湾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万,老化指数(即每个65岁以上人口对14岁以下人口之比)已达97.15[1]。台湾65岁以上人口比例已经由年的2.6%增加到年的7.1%和年的13%,已步入高龄化社会。
随着高龄者的居住及照护需求愈加迫切,同时家庭结构核心化、妇女就业人口增加,家庭所能负担的照护功能逐渐式微,使得居家安养愈加困难,机构安养逐渐受到倚重。年,台湾相关部门完成民间投资银发养生住宅村的诸多免税优惠规划并颁布《促进民间参与老人住宅建设推动方案》,机构养老得到极大发展。
在台湾,机构养老的发展模式已进入相对成熟期,其养老机构的模式、规划布局等对大陆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大陆,养老地产这个市场很大、机会很多,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相对成功的案例或范式可供参考。
因此本文从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台湾养老机构进行实际调研、测绘,以其平面功能图为基础,借助SPSS对养老机构的各空间面积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对养老机构的功能性问题进行剖析,探讨影响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倾向因素、使能因素及需要因素,通过吸收台湾先进的养老机构建设经验,为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养老问题提供一种新思维,在实践中为城市养老机构的改良提供依据,也为我国建立大型全面的养老综合体提供参考和借鉴。
1实地调研
笔者调查总结台湾目前存在的各养老机构,将其大致分为安养中心、银发住宅和养生村三种类型(表1)。同时,实地调研了九所台湾养老机构,包括润福生活新象、双连安养中心、长庚养生文化村、阳明老人公寓、五股老人公寓、康宁园安养中心、长青老人公寓、悠然山庄安养中心、松鹤老人公寓。由于前三个养老机构的入住率达到了%,将其作为重点研究(表2)。
1.1安养中心——以双连安养中心为例
位于台北市三芝区的双连安养中心占地约4hm2,年、年及年分别完成双连安养中心第一、二、三期高龄者安养、养护、失智症照顾院舍的兴建。
第一期为养护区,提供给位需要养护的老人居住。1楼为办公空间室,2~4楼为轻度养护,其中3楼有护理站,5、6楼为重度养护,每层均有护理站、流食餐厅。
第二期为安养区,共住了位身体健康可自理的老人,1楼为社工办公室,这栋楼的护理站比较小。
第三期为失智症照顾区,1楼为总务办公室。三栋楼的地下室相连通,有员工宿舍、餐厅、美容院、牙科诊所、卡拉OK、健身设施等辅助用房。
整个双连安养中心一共有11个餐厅,其中两个大型餐厅,一个在地下室,一个在二期7楼。其他小餐厅分布在各区域各楼层楼层。
双连安养中心的特色是:开办社区松年大学及各式适合高龄者的活动课程,适合高龄者终身学习(在大陆,老年大学是独立的活动中心、学习场所);人性化的空间设计,远超建筑规范,更适合高龄者居住,比如,按建筑法规规定,无障碍斜坡仅需1:12,但双连一二期中的无障碍斜坡均为1:15,意识到仍然无法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后,在之后的三期建筑中,无障碍斜坡已经减缓到了1:30。
1.2银发住宅——以润福生活新象为例
润福生活新象位于新北市淡水区学府路号,是一座专为退休银发贵族量身规划的五星级饭店式住宅。
建筑主体地上十七层、地下二层,共计m2。三楼以上为宿舍,共有个房间,其中50m间、79m间、99m间,还有探亲专用客房。
公共空间多为复合式空间,包括:大厅、迎宾室、服务中心、吧台、陶艺室、KTV视听室、图书阅览室、品茗回廊、多功能活动中心、简易健身房、撞球区、乒乓球区、流泉庭园。润福的特点就是体贴周到的饭店式服务,针对的服务对象是高收入人群。
1.3养生村——以长庚养生文化村为例
长庚养生文化村位于台湾省桃源县龟山乡,全区占地25.67hm2,于年动工,年开放银发族入住。医院林口总院和复健分院,在医疗资源支援下,可发展出急性、慢性、护理照护等全方位的银发族健康照顾环境,首创成为“连续性终身照顾社区”。
养生村打造的是村庄的概念,拥有宽广的户外休闲空间——17hm2的草原的自然生态以及完善的步道系统。采用一封闭一开放庭园之方式,双边走廊,走廊宽度5~6m,主要公共空间集中在地下二层至地上一层。有超商、有美发店、也有宗教厅。但是这些功能空间皆在同一栋楼,很少走出户外,工作人员也采取的是分栋分区责任制。空间出入口分散四处,老人们刷卡进出。
2回归分析
本文通过分析养老机构的平面组成,选取老年人生活的8种生活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宿舍空间、交通空间、学习空间、交谊空间、医疗空间、餐饮空间、辅助空间、办公空间,将其人均使用面积(单位:m2)分别记为x1~x8(其中,交通空间包括楼梯、电梯、走廊,学习空间包括各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交谊空间包括交谊厅、咖啡吧、桌球室等,餐饮空间包括餐饮和超商,辅助空间包括美容美发、健身房、洗手间等)。收集整理台湾9所知名养老机构的各类生活空间人均使用面积(表3),以实际入住率为因变量y,以如上8个空间人均活动面积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回归预测模型[6](表4~5)。了解哪些活动行为对老人的入住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并确定各生活空间的合理分布。
从表5可以看出,最大的p值为p8=0.>0.05,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无法得出“自变量全体对因变量y产生线性影响”的结论。因为有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Y无显著影响,由于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不能一次性剔除掉所有不显著的变量,因此采用后退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计算,得到的最终结果见表6。由此可知,影响老年人入住最重要的四个因素为:宿舍空间、交通空间、交谊空间、餐饮空间。这四个空间在养老机构的设计中需要重点研究。
3重要因素研究
3.1宿舍(表7)
总结:宿舍布局与酒店类似,每个房间均带有独立卫生间,除润福生活新象没有晾晒阳台外,大多住户的阳台是相连的,便于老人进行交流互动。同时,含流理台和冰箱的简易厨房空间能方便老人自己烹饪。高端养老机构留有高品质的大户型宿舍,附设客厅、餐厅,甚至储藏空间。
3.2交通空间(表8)
总结:养老机构的建筑形态取决于地形,比如市区内的润福生活新象,占地面积较小,为独栋高层建筑;长庚养生文化村建于山坡上,占地面积较大,则建筑形体舒展。建筑形态又决定了机构的出入口数量。因此,为每个老人配备身份识别卡片,让老人出入及乘坐电梯刷卡,可方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老人动向,也可保障园区安全。此外,所有养老机构的疏散楼梯旁均应设置无障碍坡道,走廊两侧设置扶手。
3.3交谊空间(表9)
总结:越晚建成的养老机构越注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尽力满足老年人的交往需求。即使是互动较少的酒店式的银发住宅,也有每层13m2的交谊空间,交谊空间最多的是长庚养生文化村,每四户一个交谊门厅,能使新住户轻松结交新朋友,尽快融入新生活,有利于打造具有社群意识的养生村。除了交谊空间以外,球类运动、KTV、棋牌、健身等活动室也是住户锻炼身体、放松身心、增强人际交往的绝佳场所。
3.4餐饮空间(表10)
总结:养老机构中住户的主要用餐地点都是院方经营的大型自助餐厅。除此以外,还有针对不同人群的特色餐饮,比如,为重度养护病人准备流食餐厅、为素食主义者准备素食餐厅、为喜爱小吃的住户准备各色美食店铺……
结语
本文在实地调研等基础上,借助SPSS对影响养老机构入住率的8个要素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宿舍空间等因素对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影响。笔者所设想的综合性养老机构,是希望在一个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无障碍建筑空间中进行功能布局,形成符合老年人的空间尺度的建筑群落。既有针对失能老人的高级医疗设施作为支撑,也有针对健康老人的日常护理,又有适合鳏寡孤独的集体公寓和适合老年夫妻的双人间,还有提供给所有老人的良好休闲环境以及绿化等等,让老人从“安居”到“乐居”,做到“养”、“护”、“医”、“送”一条龙服务,最大程度利用资源,解决养老问题。
作者简介:
陈李波,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副教授
周若白,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版权归作者所有,原名《从安居到乐居——台湾综合性养老机构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研究》版权归作者所有
学习资料推荐
做养老,必知的法宝(政策、运营、标准、细节、护理)养老产业学习盛宴
(总第34期)中国养老产业高管研修班(总第35期)中国养老产业“卓越之星”金牌院长训练营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