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文事有一种生活叫清溪出版发行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近日,安溪一本关于“茶旅”的文学作品集《有一种生活叫清溪》由中国联合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年,安溪县清溪文社邀请本土作家参与六站“茶旅”采风活动。作家们深入茶乡大地,走茶山,访茶农,以作家独特的视觉,用文学的笔调,书写茶人茶事,反映新时代茶乡面貌,为乡村振兴留下一笔不可多得的乡村文化财富。这本文集共有“颖昌肉桂、松香苑遇、野放乌龙、古韵龙通、感德茶馆、歇会时光”六大板块,近十五万字。文字朴实,语句生动鲜活,是安溪关于“茶”的一个缩影,意义非同一般,颇具阅读性与收藏价值。——诗客书社

文_黄志专

人间四月芳菲尽,茶乡文事踏歌来。

行清溪,清溪清我心。采风专辑《有一种生活叫清溪》便是最好的见证和记录。如今,即将付梓,掩卷而思,有欣慰,有酸楚,更多的是“文学让生活更美好”。

生活,本来就真实和平凡。

我是“清溪文社”文化平台编委之一,亲历了它的成长。就在去年的五月底,由我们五个文友发起,创设了清溪文社。一种以“清溪”为名的生活,是清亮的,澄澈的,如蓝溪水一般,汩汩而来。我们志同道合,经常碰头聚首,谈文学,谈人生,不亦乐乎。有人说“文人相轻”,而我们却“相亲相爱”,抱团取暖,互相鼓励,聚力出击。是的,因文学而走到一起,为文学而生活,为生活而创作,为创作而自豪,而幸福。我想,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清溪”生活的一种写照。如今,我们在线上开设同题征文活动、清溪作家专栏、清溪小作家专栏、抗疫作品选登等,本土作家80多人参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线下我们开展了采风活动,先后到大坪乡颖昌肉桂原产地、感德镇龙通村等地采风。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将文学进行到底。

清溪般透亮的文学作品,源于本土。

专辑共收入17位本土作家创作的采风作品。作品按照采风活动先后顺序分为颖昌肉桂、松香“苑”遇、乌龙野放、古韵龙通、感德茶馆、歇会时光,共六辑,每辑还配有一篇小序,共计86篇(首),近十五万字。专辑所写的地域都是山城本土,所折射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写作的资源。本土作家写本土题材,反映本土风物景貌,是最真实的,是最有说服力的。我们立足茶乡,紧扣“茶”主题,付之“茶旅”,先后到大坪、浪来山上松香苑、虎邱林口、感德龙通与感德茶园、溪禾山铁观音茶文化园及其歇会茶生活馆等地采风,感知一泡“香茗”蝶变之旅,体味茶人劳作之艰辛,每一篇文章都氤氲着茶香茶味,馥郁了人生岁月,更将地域文化融注于字里行间,凸显地域特点,这对于地方文化的研究、挖掘与保护、传承与弘扬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比如李志宏的《在大坪喫茶》,文题中的地名直接把人们视线拉到“茶海明珠”大坪,地域感油然而生;到大坪喫茶,由题入文,给人自然、舒心、明朗的感觉;如周牵连的《春韵,在感德山上留香》,文中赋予感德深厚的茶文化内涵,以及“感恩尚德”的乡镇文化内涵。李永和的《寻“芳”鹅头峰》,开篇“去一个地方,有很多理由。去大坪,却是为了一杯茶——颖昌肉桂。”地域特色更是直接明了。吴奋勇的《明媚记:在歇会茶栈喝一杯“半乔”》,在歇会茶栈,用一杯叫“半乔”的茶“犒赏”人生岁月。其实只要在茶乡,无论在哪个角落,一杯茶就是一段生活、一个故事。人生何以致远?唯茶也。黄志专笔下的龙通“崇墉永峙”楼不仅仅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还为乡村振兴插上美丽的翅膀。

生活中,有了茶香,是幸福的。更重要的是在“清溪生活”中到处可以感受到“美”。法国雕塑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种美,很多人认为只有“远方”才有,其实无需穿越千山万水,“三尺之内必有芳草”,何必舍近求远呢?作为清溪作家,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心眼发现本土地域之美。专辑虽然是采风作品,但作家们并非为写“采风”而写“采风”,大多作家都能着眼于生活之美,用散文或自己所熟悉的体裁,避开简单粗糙的采风线条,从多角度多镜头去描写,将采风之实艺术化,拿出高于生活的作品。

我想,这就是“有一种生活叫清溪”——有水的清澈、纯净,有茶的香气和韵味,更有曲水流觞的飘逸与豁达。相信,这种清溪生活,会与茶一起长大,与茶香一起飘她千万里,与茶乡一起再次腾飞!

一周年的生活,一周年的样子,明天的样子会更美。祝贺清溪文社吧!祝贺我们吧!

当然,在清溪里,在生活中,也有你们的一份功勋!

是为序。

安溪县参内大厝村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安溪县作家协会理事,安溪县闽南文化山歌协会编辑部副主任,曾参加安溪县第一、二期作家高级研修班培训。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散文诗世界》《散文诗》《福建文学》等报刊,至今已创作与发表作品一百多万字,有部分作品入选文集,荣获第二届安溪县铁观音文艺奖,参加征文多次获奖。已正式出版散文作品集《天涯三人行》《修剪岁月》《相约岁月》。

目录

《有一种生活叫清溪》编委会清溪文社编委风采序/黄志专第一站:颖昌肉桂颖昌茶厂简介张颖聪简介小序:看茶海明珠,品颖昌肉桂/李志宏在大坪喫茶/李志宏吃“肉”记/李志宏赞颖昌肉桂/李志宏这茶,有高度/李志宏遇见肉桂/黄志专久泡犹香——肉桂茶/黄志专我的新宠颖昌肉桂/黄志专茶的高处/黄志专“新宠”家园/黄志专美人挥毫/周牵连小寻“鹅肉”芬芳/周牵连峰上有“鹅”/吴奋勇寻“芳”鹅头峰/李永和有一种高度,叫离月亮最近/谢巧玲爱你千年/白丽虹大坪“鹅肉”香飘远/杨秀凤石头田岸/钟文电灵山秀水出好茶/张景清第二站:松香“苑”遇松香苑生态农业园简介刘秋玲简介小序:浪来山上,“苑”遇“松香”/李志宏苑中“四味”/黄志专松香苑上的茶和鸡/周牵连松下问“妃野”/吴奋勇诗意松香苑/李永和有一种遇见,在松香苑/李志宏自然界·自然茶/李志宏松香苑上鸡鸣脆/白丽虹在松香苑谈茶/林炳根香漫松林间/钟文电一苑深秋盈满香/杨秀凤“苑”来有你/黄玲玲“窃”香记——松香苑之行/林晓兰第三站:野放乌龙野放茶园简介高水木简介小序:林口高水木,野放乌龙茶/李永和问茶哪得香如许/黄志专茶人高水木/李志宏林口野放茶之旅/李志宏回家的茶/李永和野放茶香在古道/周牵连“乌龙”在野/吴奋勇水木及茶/林炳根寻趣,于虎邱林口/陈燕芳林口之野/白丽虹在林口古茶道/钟文电第四站:古韵龙通龙通土楼简介许进丁简介小序:龙通行吟/李志宏崇墉永峙积厚流光/吴奋勇遥想林东/吴奋勇龙通显龙宫/李永和龙通,有座方形土楼/黄志专“古字契”的光芒/黄志专龙井/周牵连土楼的眼/周牵连龙通女贞树/李志宏龙通土楼陈列馆/李志宏龙通仙足印的传说/李志宏土楼,龙通永峙的丰碑/黄炳坤在龙通/林炳根吴夲的一味药/林炳根土楼飘香/钟文电旧物的光芒/白丽虹凝固/许素彬第五站:感德茶馆感德镇简介感德茶馆简介小序:感德茶山的几多构想/周牵连赶在春分之前/周牵连有一种茶,叫“感德人”/周牵连春韵,在感德山上留香/周牵连新歌一曲茶韵长/吴奋勇春风浩浩荡荡从茶山吹过/吴奋勇与春天握手/李永和有阳光的好茶/李永和顶出一个春天/李志宏会呼吸的茶/李志宏感德茶园好生态/李志宏茶山,永远有春天/黄志专借问佳茗何处来/黄志专春漫茶山/白丽虹叔叔的手艺/陈佩香第六站:歇会时光“歇会茶生活馆”简介陈金燕简介小序:来“歇会”/黄志专在我家厝门口“歇会”/黄志专如诗似画溪禾山/李志宏来溪禾山歇会/李志宏明媚记:在歇会茶栈喝一杯“半乔”/吴奋勇歇会小站的“半乔”时光/李永和歇会问茶“半乔”如许/周牵连歇会,遇见“半乔”/黄炳坤茶醉/林炳根在歇会茶栈,揽半日“半乔”/钟文电杯中岁时/陈佩香附录:清溪文社大事记跋图书评序/目录

爱写作的人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ouzx.com/lkxzp/160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