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乡村行奏响乡村振兴的强音专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www.wangbawang.com/
<11月18日星期一

天气:-1/-11℃多云

明日:-9/-11℃多云

山坡上,硕果满枝头;养殖场,鸡鸣合奏;田野里,高粱涨红了脸;池塘里,鱼儿跃水……盛夏时节,走进柳树镇,笔者切身感受到了那里生态农业的红红火火。

青山、田野、绿水……组成的一幅幅画面、一个个美景和一张张笑脸,都在讲述着同一个主题:乡村振兴。

《追梦·乡村行》采访组一路走,一路看,整洁村容、结满辣椒豆角茄子的农家小院、飞舞的蝴蝶,点缀着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站在农家院里,记者见到了干练、儒雅,对振兴乡村经济很有自己独到想法的镇党委书记于洪礼。

“不用采访我,还是多看看柳树镇的产业,多写写这里干事儿的人吧!”没想到,专访的开场白,竟围绕这句话开始,他还补充了一句:“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于洪礼)

治水土流失治出大产业

在去往三道村丰谷屯的路上,亩沙棘郁郁葱葱。于洪礼介绍说,由于地理原因,前些年丰谷屯水土流失特别严重,严重到影响了本地村民的生产生活。

经过多次论证,柳树镇一边发动村民退耕还林,一边动员村民种植根系发达的沙棘,保护土壤,抑制水土流失。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只要朝着正确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生态系统是可以修复的。”

事实证明,通过退耕还林栽沙棘树,不仅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沙棘还变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幸福果”。今年,仅沙棘一项,预计可增加农民收入万元。”

让柳树镇人引以为豪的是,计划两年绿起来,三年美起来,五年富起来,他们提前实现了。

告别满山沙棘果的丰谷屯,记者又来到柳树村的汇兴肉鸡养殖场,于洪礼书记觉得将来发展循环经济,这儿最容易出彩。

走进汇兴肉鸡养殖场,声声鸡鸣划破天际,整洁的鸡舍映入眼帘。

肉鸡养殖项目带头人姜中磊感慨道:“十年前,哪想到今天肉鸡养殖成气候。”不过,鸡粪的处理,也让他绞尽脑汁。

当他为鸡粪发愁时,上任之初的于洪礼,给他支了一招儿,建一座有机肥厂以肥养地,发展绿色农业。这让他茅塞顿开,可处理鸡粪不够专业、规范,种地又不擅长……却又难住了他。

探讨了多次,又想出了稳妥的办法:招商引资,镇里负责联系有机肥生产的企业,养殖场出原材料和场地,生产出的有机肥,由镇里牵头,推荐给本镇的果木种植大户,实现综合利用,有机循环,延伸产业链。

于洪礼向记者透露,有机肥加工厂项目正在洽谈中,一旦落户,不仅仅解决环保问题,还可以带动有机农业。对此,于洪礼非常有底气。

循环经济柳树镇样本

采访中,于洪礼把土甸村兄弟家庭农场主人张士猛介绍给了记者。他说,张士猛在外创业多年,借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返乡创业,带富村民,是村里的能人。

张士猛回乡后,相中了养殖、垂钓、民宿、农村文化大院等项目,目前累计投资多万元,把柳树镇的乡村旅游做的风生水起。

当着镇领导的面,张士猛晒了一把自己的幸福账单。

他说:“就拿葡萄种植来说,我们人工除草、施农家肥,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葡萄口感纯正、味道甘甜,年产8万斤葡萄,仅这一项产值就在50余万元。”富裕了的张士猛对记者说:“如果没有乡镇干部在后面保驾护航,要达到今天这样的规模,这样的效益,难!”

一子落而满盘活。“像张士猛这样,‘钱袋子’越来越鼓的农民在柳树镇并不少。”于洪礼又把记者带到了万亩绿园果树基地,他说:“全牡丹江市,这片果园面积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了。”

站在万亩果园中,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果香沁人心脾。

“春赏花、秋摘果”成了柳树镇的一个亮点,真正把乡村变成了“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农旅融合的“花果园”。

“将来,有机肥项目上马了,果园基地也到了盛果期,就不用到处买有机肥了,这是镇里又给我们产业大户送的一份大礼啊!”绿园果树基地理事长张艳军说。

有着多年乡镇工作经验的于洪礼说:“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幸福起来的同时,循环经济很重要。”

据记者了解,除了汇兴肉鸡养殖场、沙棘种植、绿园水果基地和将要打造的林口县最大的有机肥生产基地吸引眼球外,柳树镇的富民计划还有嘎库村方舟现代农机合作社、韩氏粮食收购烘干、复兴村沙棘冷储、滑子蘑木耳种植、宝丰高粱种植等项目,未来这些项目,将为柳树镇增加就业岗位多个,增收近千万元。

围绕“基地+农户+企业”的农业产业经营模式,接过这一棒的于洪礼,在率领柳树人奔小康的路上,信心满满。

产业兴旺,绝不以牺牲土地为代价,农民的根是土地,保护生态环境,做好循环经济,就是保护好了农民的命根子,这就是柳树镇样本。

小康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在柳毛村,坐在因病致贫的村民苏建宝家的炕头上,于洪礼和他聊起了家常,这已不是第一次来到他家了。

苏建宝说:“在县民政部门的帮扶下,缴纳了医疗、大病和意外保险,又在镇里协调下,自建了新房,去年村集体种植平贝,入社入企后,先后分红元。”

如今,没有了后顾之忧的苏建宝,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养起了大鹅。他告诉于洪礼,去年他家收入元,已经脱贫。

“现在,有党的好政策,有镇村领导支持,只要肯干,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苏建宝说。

据了解,柳树镇年10月份精准扶贫工作动态管理后统计,共有贫困户66户人。截止到目前,累计已脱贫29户65人,未脱贫36户85人,脱贫率43%。共有贫困村1个,年底已脱贫出列,脱贫率%。

要让农民拔掉穷根,产业是重要推力。于洪礼介绍:柳树镇在推进扶贫产业工作上,按照“长中短”相结合。

截止目前,仅光伏电站一项,就有35户贫困户在入企、入社方面,已享受分红每户0元。

镇里安排的55个公益性岗位,让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了“工薪族”,既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问题,也让他们在就业增收中找到了尊严,实现了脱贫摘帽与乡村治理的双赢。

镇里还动员贫困户发展庭院平贝和绿色小菜园种植,65户困难户,仅小菜园一项,每户现已增收元。

在于洪礼看来,“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下一步,镇里要继续整合扶贫资金,建好产业扶贫基地二期工程,主要包括1平方米冷库、1万平方米晾晒场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大力实施“品种、品质、品牌”三品工程,发展订单农业,推广标准化生产,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实现以产业的精准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及村集体经济的增收,决不让任何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记者:崔皓张秋夜石璐张振强

编辑:栾茜

大家都在看

┣积极应对雨雪天气确保全市安全稳定!

┣┣┣王树生扎根大山做生态

如您反映问题或提供新闻线索,请在留言中标明电话号码,便于记者与您核实采访,谢谢!

原标题:《奏响乡村振兴的强音——专访林口县柳树镇党委书记于洪礼》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ouzx.com/lkxzp/181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