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丨倪明珠
审稿丨王莉、王超
医院感染管制课课长林均穗
前言
安全针具是指以无针方式或具备可以有效减少针扎风险的安全装置,使用于抽取体液,进入静脉或动脉以及给药的针具。
目前美国、加拿大、巴西和欧盟已立法通过使用安全针具,台湾已提出-年5年内按比例逐步完成全面提供安全针具,目前已经有医院在使用,下面就是医院感染管制课课长林均穗给我们带来的推行安全针具的经验分享。
经验一
推行安全针具由质控中心落实,目标是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年开始立法、筹备、引进,推行时自急诊、加护病房等高风险的单元强制使用,收治甲肝、乙肝、艾滋病、感染科的病人强制使用,监测-年职业针刺伤的比例,医院针刺伤的通报个案数明显下降。
经验二
最好的安全针具是回缩式的安全针具,因其可减少在丢弃之中被扎风险。建议单手操作安全针具,因双手安全针具与传统针具有一样高的风险,有的安全针具设计不恰当,在使用时没有启动,操作过程很复杂,护理人员因此造成针扎,引进时要非常小心。
美国CDC、FDA建议理想的安全针具设计原则包括:
1.安全针具应一体成型、
2.需随时保护双手免于针刺伤害、
3.在丢弃过程中针尖处是被保护的、
4.安全装置绝对不能启不动、
5.安全器材是可信并容易操作、
6.安全器材必须顾及人员安全预防血液暴露
7.安全针具启动后即不可回复。
经验三
最大针刺风险对象是护理人员和清洁人员,在使用后、丢弃前发生的比例最高,操作时最好是单手,双手操作有另外一只手的风险,会造成暴露。
经验四
暴露的风险除了针刺还有喷溅,根据统计,有46%的护理人员一个月之内有曾经因为执行静脉导管穿刺而有血液接触,使用安全针具可以减少相关风险。
经验五
采血应顾及安全,同时重视检验品质。采血时如血量不够或污染会影响到病情的判定和检查,一个好的工具——安全真空采血器提供给临床的护理人员,因不会有第二次血液分装的风险即可以减少针刺也可以减少采血过程中的血污染、保证足够的血量,用正确的标本检验维持好的医疗品质,确保病人诊疗的真实性,提升病人的满意度。
总结
回缩式安全针具是目前最能预防针刺的设计;
需两手操作的安全针具不一定真正能够防止针扎;
安全针具不只预防针扎,更要避免血液暴露的风险;
不只输液打针需使用安全针具,护理人员的抽血安全也必须被重视;
使用安全针具执行血培养不容易被针刺,且能保证足够血量;
图文编辑:独白
审稿:赵静孙庆芬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