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军营
忙完了所有工作,战风林一个人离开体育馆径直朝宿舍走去。几天前特意赶来陪不能回家的女儿过年的父母,早已经煮好了海鲜馅水饺,食材是他们专门从老家山东烟台背过来的。
七峰姑娘战风林(右二)
咬下一口饺子,熟悉的家的味道在嘴巴里弥散开来。一抬眼,电视里正播放着每年春晚的经典曲目《难忘今宵》,墙上的表已经指向00:45。
陪女儿过年,变成了老两口的独自等待。
战风林口中的去年年三十的经历,听来让人心里一揪。
而今年,结婚不久、已经休假的她终于可以和家人好好团聚一下了。
在七峰待过两年,作为曾经的七峰姑娘,现在的战风林做起事儿来依然风风火火,还是有当年那个“战神”的风采。
我们新春走军营采访小分队来到战略支援部队某部所在的七峰场区。茫茫林海雪原,远远望去,一排排树木的树冠似烟似雾,与天上的蓝天白云相接,让人分不清天地。
林海雪景。毛志文摄
这里美得很原始,但美则美矣,苦寒和孤寂同样让人生畏。和曾经的战风林一样,一批批七峰姑娘选择来到这里,和男同志一样拼事业、战严寒,皑皑白雪见证了她们这一路的决绝。
1“一座七星峰,半部抗联史”,场区的不远处就是七星峰。
年5月,东北抗日联军为了冲破敌人的封锁与包围,坚持抗日,地势险要的七星峰成为了东北抗联的重要根据地之一。
时光飞逝,带走了侵略,带走了炮火,带走了血腥,但七星峰里的山石草木仍无言记录下了日军的暴行,更见证了抗联将士的英勇无畏。
七峰山下英雄部队,血性一脉相承。
年5月,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柯影,放弃了留在条件稍好的技术室工作的机会,主动申请来到七峰场区,成为勇闯林海的第一批女性。
七峰姑娘柯影
在某次任务前的巡查中,柯影蔫巴巴的表现,让大家起了疑心。原来她的腿部皮肤过敏,发生了溃烂,裤脚已经与溃烂面血肉模糊地粘连在一起,稍微一动就钻心地疼。担心领导知道了这些情况不让自己参加任务,柯影硬生生隐瞒了病情,就连接诊的医生都惊诧这种忍耐力究竟从何而来。
“都说七峰苦,再苦也得有人来”,同样是本来要留在技术办公区的工程师周爽,也做出了相同的选择,毅然来当七峰姑娘。
七峰姑娘周爽
但其实,如果你对军营充满了相当多的期待,第一次来到七峰,看着沿路的景致,心可能会越走越凉,就像冬日里这东北边陲的气温一样。
冬天,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温度是“标配”,关键是还要和另一个“敌人”作斗争。
全年除了5-10月份,大雪都是要光顾的。这里几乎每年冬天都会遇到一场或几场连绵几天的暴雪,一个晚上就可以积攒到齐膝高。从宿舍楼到工作区,平时只有一公里的路程,这时候就要足足走上45分钟。如果大雪封山,可就有断粮的危险了。
这时候,你要想在雪道上跋涉,就要艰难地从雪中拔出一条腿,再颤颤巍巍地抬起来迈出去,又一次陷到雪中。如果雪化到鞋里,最好不要停下清理,因为一坐下来就很难再站起来。
“瓢虫多到难以想象,那种普通的垃圾桶,要一桶一桶地倒”,第一批来到七峰场区的女技术干部王坤说,由于地处林场,每到秋天,大家都会被瓢虫“围攻”,房间的阳台内外到处都是,每天得清扫八九遍。而到了春天和夏天,致命的蜱虫和各种飞虫也会来袭。
七峰姑娘王坤(右一)参加炊事比武。
王坤是年6月来到七峰的,当时工作的机房是个封闭性很好的“大铁盒子”,据说扔到大海里都不会漏水。在密闭的环境下,听着设备发出的噪音,值班期间每天要工作18个小时,这样的夏天听上去就很恐怖。
“人如果没有一些磕磕碰碰,成长的速度就会变慢,这里特别安静,让我思考的同时,也丰富了人生经历。”对于吃的苦,王坤都是一语带过。
七峰的姑娘们基本上都是刚从名牌大学毕业就来到这个林海深处的场区,因为年轻和抱负,心中都燃起了一团火。树把根扎在土壤,她们就把根扎在了七峰。
2常年守在这远离喧嚣的林海,与家人聚少离多,即使心中有最深的感情湖,也要守得住那份孤独。这注定是饱含泪水分量最重的部分,记者在采访时多次落泪。
“我属于大大咧咧的性格,就像杂草,丢哪都能活。”战风林这种性格,工作起来也是很“泼辣”的。一次,大雪过后,大家把积雪用推煤的推车一车车运走。战风林自己推着一辆车,和男同志一样干得热火朝天,摘下的军帽在低温下还冒着热气,如此“战斗力”,此后人送外号“战神”。
但每个人心里都有柔软的一隅,这样的女汉子也不例外。
身为独生女的战风林,大学考的是国防生,这是父母的主意。不过,现在战妈妈好像变得很纠结——看着女儿穿的那身军装觉得特别帅,但又为女儿的身不由己而遗憾。每次休假归队的前一天,妈妈都会变得沉默。年年末,她突然说出的一句话让战风林湿了眼眶——“马上年了,我的空巢老人十周年纪念日就要到了!”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可有的人,这辈子都再没有机会和爱的人多聊聊,哪怕是再看一眼。
张慧,国防科大博士毕业,来到七峰之前,就有人问过她:那里苦,甚至比边陲沙漠地区还苦,你真的想好了吗?可她,最后还是来了。
七峰姑娘张慧
作为一名技术干部,张慧的业务能力特别强,尽管因为工作调动,现在已经去到别的单位,但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她的名字不断被人提起。
张父身体一直不好,起初,张慧也觉得父亲只是经常咳嗽而已,直到接到那个电话。
为了不影响女儿工作,早已得了绝症的父亲,一次次用善意的谎言搪塞着,弥留之际,为了最后看一眼女儿,才让张慧知道了实情。请假,打包,连夜赶回……看似来得及的归程,其实是另一种来不及。
归队后的张慧装得很坚强,每天加班到后半夜两三点,最后终于熬不住了,生了一场大病。
离开七峰的那天,张慧和大家都哭得一塌糊涂。
而在记者面前,助理工程师於慧也哭得泣不成声,这个感性的软妹子虽然已经有了宝宝,但还是喜欢哭鼻子。
七峰姑娘於慧(左一)参加炊事比武。
“我当时找男朋友就是不想找搞技术的。”
“为什么呢,觉得太辛苦?”
还没来得及否定记者的猜测,於慧就已经开始哽咽。大学时,於慧有一个交往稳定的男朋友,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毕业时男友考上了上海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如果两年内不能回来就分手”,得知身为国防生的於慧被分配到了东北的这样一个地方,男友下了最后通牒。
爸爸以前当过兵,喜欢军装的於慧不想有丝毫退让,分手成了无奈之举。“部队的姑娘想谈恋爱真的很难,如果找个地方的,绝对是男方爱你爱到一定份儿上了。”说起这段情伤,於慧至今仍大有感触。
3嘿,这位姑娘,你看看眼前的山
是否还记得第一次踏上,你红了眼眶
嘿,这位姑娘,不要再假装坚强
在岁月无声的消逝中,你变了模样
……
七峰的姑娘啊,你守着青草的香
你倔强的背影拉长了夕阳的光
……
七峰乐队现场演唱《七峰的姑娘》。毛志文摄
在宽敞的文体活动室,年由官兵自发组建的七峰乐队为采访小分队现场演唱了这首《七峰的姑娘》。他们身后的墙上,一个笔锋刚劲的“搏”字十分显眼。
七峰乐队主唱路永宽。毛志文摄
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就是乐队主唱、技术干部路永宽,“这儿来过很多女干部,和他们做同事久了,体会也就多了起来,在这个男人待着都觉得苦的地方,她们真的很不容易。”
其实,采访的这几天,记者也一直在内心自问:到底是什么让这群人一直默默坚守在这个“待着就是一种奉献”的地方?
或许,是所从事的事业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与获得感。因为各行各业最优秀的人,都是在理想的支撑下,超越了他所做的事情本身。
在这样一个荒无人烟、生活条件差的地方,我分明看到了每个人内心的丰盈,每个人都活成了有价值的个体,用一种工匠精神,感动着他人,也感动着自己。
当年,七峰场区还是一片荒地,开拓者们手拉手从一砖一瓦垒起,一条水泥路、一片绿植、一栋楼……归属感就在这一点一滴中积累。
每个人都有苦和累,可是一旦离开,在转身上车的那一瞬间就开始怀念了。
七峰的姑娘们,有的曾来过,有的将来还会离开,无论如何,她们都已留下了七峰的印记。
七峰乐队主唱路永宽。毛志文摄
呼啸的山风穿林而过,枝桠上的积雪簌簌飘落下来。这漫天的大雪,白了林场,盖了军营,却怎么也抹不掉我心中七峰姑娘的模样。
作者
毛志文司卫东亓创
来源
中国军网
感觉不错请点赞,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审:田源
责任编辑:徐小龙曾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