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县建堂镇筑牢经济之基聚力镇兴之路

  黑龙江网讯(记者石岩松)牡丹江市林口县建堂镇牢固树立“产业兴镇”理念,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镇域经济的重要突破口,深入谋划特色产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全面激发镇域产业发展活力,推动镇域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延链条、兴产业,筑牢经济发展“压舱石”。建堂镇以“粮头食尾”为抓手,稳固基础、调优结构、打造品牌,在“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上持续发力。以东兴村、靠山村万亩灌区和水稻高产示范园区为依托,强化与益农合作社合作,巩固培育优质水稻亩,包含富硒水稻亩;成功孵化“建堂米乡”、“盛禾米业”、“靠山大米”等有机品牌,“建堂米乡”获得了国家农业部认证的绿色农产品地理标识,建堂大米现已远销全国,成为一张极具镇域特色的“靓名片”。马桥河村以庭院经济为依托,发展烘干蔬菜加工产业,今年继续扩大种植面积35亩。大盘道村借助交通优势,继续种植特色香瓜亩,繁育香瓜秧苗64万棵,稳固香瓜产业发展趋势。年,通沟村黑木耳种植合作社带动周边23户农户种养食用菌万袋,每户增收10万元,今年将继续增加3户,养菌袋数增至万袋。小百顺采摘园、三合民宿民居、大盘道达达香花观赏等自助游特色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新模式、联托管,拓宽促农增收“新路径”。按照“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福、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建堂镇通过“支部+合作社”的土地托管模式,选取小盘道村作为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将村集体的多亩土地托管给林口县金丰公社服务组织,金丰公社根据生产环节,为村里提供从种到收的“菜单式”服务及从技术服务到农资供应“保姆式”服务,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专业化生产,提升了粮食单产水平,每亩地可为村集体增收7-8万元,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和村民的三方共赢。推广种植的效益比年初的预期要高,在补贴政策的鼓励下,村民种植的积极性也大幅度提高,今年我镇计划扩大托管种植面积,持续帮助农民稳步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新进展。

  强服务、优环境,激活经济发展“源动力”。建堂镇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强化责任担当,健全包联工作“季调度”制度,针对镇域内企业实施“一对一”包联,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用活用好惠企政策,做好项目申报,协调解决征地拆迁、原料供应、水电、交通、劳动用工等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协助西北楞石墨矿区佳木斯六院前期勘探项目地质勘探事宜,解决工作人员办公和住宿问题,有效为项目建设做好“后勤保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瑞亨养猪有限公司修缮道路,便于饲料和生猪的运输,保证企业正常运行。以切实举措推动包联工作走深走实、提质增效,激发全镇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ouzx.com/lkxtq/178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