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防疫科普必不可少。为此,中国政法大学官微开设了《战“疫”科普》栏目,为法大全体师生提供最及时的科普信息,最科学的防护知识。科学防护,从我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今天推出的是第五十五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走势良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全部“清零”。何为低风险地区?是否可以摘除口罩了?跟着官微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近日,全国仅剩的三个疫情中风险地区连续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全国的中高风险区域全部“清零”。达到什么标准才能算低风险地区?低风险地区还用戴口罩吗?
5月5日,黑龙江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疫情防控组发布《关于调整我省部分县(市、区)疫情风险等级的通知》
中高风险区全部“清零”
此前,黑龙江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疫情防控组发布消息,自5月6日0时起,下调哈尔滨市南岗区、绥芬河市风险等级,由中风险地区调整至低风险地区。
自5月7日0时起,下调牡丹江市林口县风险等级,由中风险地区调整至低风险地区。
调整后,哈尔滨市南岗区、绥芬河市、牡丹江市林口县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对疫情防控策略作出调整,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5月7日0时起,黑龙江省个县(市、区)均为低风险地区。
这也意味着,从今天起,全国的中高风险区域全部“清零”。
4月27日,武汉珞狮路段车流密集。随着复产复工的持续推进,工作日早高峰时,武汉街头的车辆川流不息。中新社记者张畅摄
什么是低风险区?
什么是低风险地区?需要达到怎样的标准?
风险等级评估是依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的风险划定标准:
即以县市区为单位,无确诊病例或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为低风险地区;
14天内有新增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不超过50例,或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未发生聚集性疫情为中风险地区;
累计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有聚集性疫情发生为高风险地区。
5月1日,“五一”小长假首日,在北京市怀柔区的慕田峪长城景区,游客戴口罩在景区内有序游览。中新社记者贾天勇摄
低风险地区可以摘口罩了吗?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此前印发的《全国不同风险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低风险地区企事业单位对来自低风险地区的人员,如体温检测正常即可上岗,不得再设置障碍,不得再实施上岗前隔离。
那么,复工后是否还需要时刻佩戴口罩呢?
根据上述指南,低风险地区企事业单位从事接触粉尘、化学毒物等危害相关作业的员工,要按照职业健康规范等相关要求佩戴口罩,其他员工可按照《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要求佩戴口罩,具体由单位根据各自情况决定。
到底全国何时可以摘下口罩出门呢?
钟南山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
钟南山指出,现在国内外情况悬殊,中国由于采取了非常果断的措施,现在已步入疫情第二阶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国家还处在大暴发的第一阶段。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护手段,现在就提出不戴为时过早。不过,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人少的地方或空旷场所,倒不见得必须戴。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教授、省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领导小组疫情防控组副组长栾荣生表示,符合以下3个特性,一定要佩戴口罩:
第一,密闭空间内,如地铁、火车等地必须佩戴;
第二,人群密集区,医院、学校等地均需佩戴;
第三,密切接触,需要长时间与人密切接触者,需要佩戴口罩。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低风险地区,但不等于没有风险。因此,当下公众仍要做好个人防控,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5月2日,“五一”假期的第二天,北京持续高温天气。图为民众戴口罩出行。中新社记者韩海丹摄
低风险不等于无风险!
尽管境内已无中高风险地区,但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5月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1例,广东1例)。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5月7日7时32分,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超万例。
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仍然存在。
《全国不同风险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中,也对低风险地区企事业单位的疫情防控作出指引。
例如,各单位要及时了解员工身体状况,发现员工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时,医院就医,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必须立即启动应对预案予以妥善处置。
在防疫期间要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和集体活动,保持室内聚集场所空气流通,加强员工用餐管理,做好食堂餐具清洁消毒。
此外,还要做到无症状感染者、疑似和确诊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范聚集性疫情。
科普频道
同心战“疫”三校说“法”保护它们,更是保护我们!抗“疫”专题
“哄抬物价”之与“非法经营罪”相关的司法案例数据分析报告普法战“疫”
划重点!你该知道的事关“依法防控依法治理”的那些事!疫情当前,法律告诉你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疫”科普
为什么你还买不到口罩?
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