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沙棘种植。沙棘树不仅在治理荒山、保持水土流失方面效果明显,在脱贫致富、产业富农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春良是龙爪镇龙爪村的村民,之前一直种植玉米、大豆等大田作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沙棘种植,也因此改变了他的生活。
林口县隆达沙棘合作社社员刘春良:“在年,我加入了隆达沙棘合作社,通过在他们这学习,把沙棘培养了5年,每亩能产一吨半到两吨果,每亩地都能收入到一万元左右,比以前种玉米黄豆收入相当乐观,而且现在楼房也买了,小车也买了,现在逐渐奔小康,比以前的生活大有改善。”
合作社经过多年不断发展壮大,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沙棘产业链条,生产出的沙棘果汁、沙棘茶、沙棘油等产品远销各大城市,沙棘产业已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林口县隆达沙棘合作社理事杜中元:“我们合作社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0余万亩,主要利用的是退耕的土地。目前,今年进入盛果期沙棘树有2万多亩,同时,有多户农民加入到我们合作社,而且其中有户贫困户,我们每年给贫困户分红24万元左右,又带动多户农民在合作社务工,每一年每一户有2到3万元的收入。”
柳树镇柳树村贫困户刘春胜:“加入合作社4年了,不仅能分到红,而且能干点轻快活,一年能挣1万多,挺好的。”
龙爪镇贫困户王付兰:“今年开春的时候剪树枝子,然后,夏季的时候打药、拔草,到六月份,我们就开始炒茶叶,到这个阶段我们就开始扶树,冬天的时候,打果子,打沙棘果,我一年四季都在这干活,能挣2万多块钱。”
事实证明,沙棘不仅是生态治理的“先锋树”,也是脱贫攻坚的“先行者”。近年来,我县把沙棘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来抓,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力度给予支持,积极培育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抓好示范引领带动,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结合扶贫工作,精准施策,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群众增收致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